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湖南 > 邵阳 > 邵阳 > 邵阳指南
邵阳旅游Shaoyang

欢迎您访问邵阳!

想去0

去过0

当地介绍

邵阳县位于邵阳市南、资江南源夫夷水和西源赧水汇流处。东邻邵东、祁东县,南连东安、新宁县,西接武冈、隆回县,北抵新邵县和邵阳市区。地理坐标;北纬26°40′36″~27°6′8″,东经110°59′56″~111°40′14″。面积1993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9.6%。县城塘口镇距邵阳市城38公里(公路里程) 汉平帝元始五年(公元5年)于今邵东境内封昭阳侯国,属零陵郡,东汉改置昭阳县。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改为邵阳县,属邵陵郡。隋废邵陵郡。迁邵阳县治于昭陵故址(今邵阳市西区)。唐太宗贞观十年(636)属邵州。南宋理宗宝庆元年(1125),升邵州为宝庆府,邵阳仍为附郭县。元、明、清三朝因之。中华民国2年(1913)废府立宝庆县,民国17年复名邵阳县,民国26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。民国36年析境西置隆回县。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。1957年7月析置邵阳市。1952年2月析境东,北置邵东、新邵县、合民国时邵阳县南部、西部安远、宝南、屏藩、谷州、时雍、行仁、义胜、立胜、永洪9乡和武冈县东部惟一、双清、长乐、金龙、四望、古峰6乡为邵阳县,迁治塘渡口,属邵阳专区(邵阳地区)。1986年属邵阳。1990年,全县辖8区32乡,1个区级镇9个乡级镇和河伯岭、五峰铺、七里山3个县直属乡级农林场。 1952年邵阳县有12.05万户、45万人。1990年达24.49万户、88.53万人。平均每平方公里430人。38年中,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。1990年中总人口中,男性占51.96%,农业人口占94.56%,汉族占99.57%。少数民族有回族、苗族、侗族、瑶族等31个,以回族为多(2802人),分布于青草、银仙桥、九公桥等地。 县境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,丘陵岗地占全县面积的57.3%,平原占20.9,山地占21.8%。地势南高北低。越城岭之四明山余脉伸入县城,成为东南屏嶂最高峰河伯岭海拔1454.9米。石灰岩低山黄荆岭隆起于东北,丘岗起伏于全境,北部地势低缓,红土岗地以育,夫夷水、赧水于中部双江口汇合为资江,滔滔北去,最低点龙湾岭沙滩海拔210米。河溪两岸形成串珠式平原,较大的男垄有谷州、大彼田、白仓、东山、板桥、五里坝等。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 ,雨量充沛,阳光充足,生长季节长。年均日照为1556.9小时。年平均气温16℃~17.8℃,一月最冷,平均温度4.9℃,极端低温—10.1℃(1977年1月30日);7月最热,平均28.2℃,极端高温40.1℃(1963年9月1日)。年平均无霜期287天,年平均降水量1267.1毫米,最少为914.4毫米(1963年),最多为1710.3毫米(1970年)。4~6月为雨季,降水占全年总量的43.6%,夏秋多干旱。 境内流程5万公里,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2条,总长738.1公里,河网密度为0.37公里/平方公里。资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.5%,余为湘江水系。资江干流过境36公里,夫夷水过境45公里,赧水过境37公里岽部有檀江。平均降水地表径流量14.73亿立方米,客水86.14亿立方米,地下水2.97亿立方米。水能理论蕴藏量92404千瓦,可开发量44000千瓦。 全县有耕地68.95万亩,其中水田49.36万亩,人平耕地0.7亩;有林地101万亩,其中油茶林32万亩;有水面15.84万亩,其中可放养水面5.6万亩。野生植物约191科485属1166种,属国家保护树种有珙桐、水杉、金钱松等17种。植被覆盖率33.7%。野生动物168种(不含昆虫),其中鱼类41种。矿藏有无烟煤、石膏石、大理石、重晶石、铁、锰、锑及少量油页岩、高岭土、花岗石、白云岩砾石、铅、铝、铜、铀、钒等。其中煤储量8768万吨,石膏储量3.6亿吨。自然景观以地下溶洞取胜,著名的有响水洞、济公岩,著名泉井有谷州没底井。